慈愿智慧寺院系統連接兩撥人,一邊是寺廟和寺廟的師父,一邊是穩定潛在的佛教信徒,信眾可以在這里提問、隨喜、供奉,僧侶們可以發布新聞、募捐、做語音提示、與信徒交流等。
慈愿智慧寺院系統培養法師和信眾的三個習慣說明
1、每日佛教信徒進行日行一善,「供燈」、「供牌位」、「結緣」、「善緣」基本上都與之一致,「活動」、「義工」也在此范圍內。
2、 1分語音開示 ,說白了 就是 大師 每天 都要 來1分 音符 ,信眾 可以 利用 閑暇時間聆聽 ,凈化心靈 ,給信眾 “洗腦 ”。
3、全天候的大德說,簡單講就是網上的心理醫生,信眾可在此訪問法師,解開心靈困惑,可匿名,對回答滿意的還可以給大師點贊“隨喜”。這個欄目是純文字的,智慧寺院網說這樣才有利于對內容的檢測。在大德說欄下,用戶可以看到大師回答問題的數量和關注度。
提起廟宇,那曲徑通幽的山林禪院,在青翠的樹林之后漸漸浮現,或是高聳的千年古剎,帶著肅穆的氣息,陽光中透著金光,往往是身臨其境更能心生敬畏,受洗。這個所謂的在線平臺是不可替代的,佛教信眾一步一拜的虔誠,絕不是動手動腳結出善緣可以比擬的。
因此,沒有身體力行的勞累,當這種行為變得過于輕而易舉,信眾本身就沒有什么感覺了嗎?
也或許,慈愿智慧寺院系統只是在時空不便之時,退后一步,或許也是一種心靈慰藉的方式?
總之,亞文化信眾生態圈,可以定義為那些無法到寺廟去拜佛球神的信眾,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,開展自己的信仰方式,這種方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平臺化的禮佛形式也需要一個慢慢的嘗試之路!